課程規劃

醫學人文教育課程的設計理念

本系對於醫學生的人文教育,除了慈濟人文以外,再加上有關醫學人文的內涵,在一二年級醫學人文與慈濟人文是並行的課程,同時也包括了服務教育,所以在設計的理念上,一到六年的橫向與縱向課程,使理論融合於實務的工作上,以螺旋式的模式加強學習成效,同時發展適合國內醫學生的本土性教材與評估模式,從基礎醫學人文到臨床醫學人文的課程整合不同深度及涵度之醫學人文、倫理及溝通。

醫學人文課程之設計由一年級逐步連續至六年級,人文醫學科每年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及學習作適度的調整,以符合不同層次及融合的精神。

本系醫學人文的課程規劃涵蓋以下六大領域:

l   溝通 Communication
l   倫理法律 Ethics / Law
l   跨文化能力 Culture competency
l   醫學史/文學/哲學 Medical histo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l   醫療社會學(包含:媒體素養…) Medical sociology
l   專業素養 Professionalism

 

本系現行醫學人文教育課程之設計、規劃與執行的架構。

為培養醫學生在畢業前具備醫學人文專業素養能力,從一到四年級的基礎醫學人文課程及五至六年級的臨床醫學人文課程,除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外,同時搭配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及隱藏式課程Hidden curriculum,增加課程安排的靈活度及廣度。

下表為目前醫學人文課程規劃安排及教學規劃的思維:

     

       在臨床的環境中,典範學習是重要的隱藏式課程。學生觀察在臨床上典範學習的對象,以正向表揚的方式,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希望透過典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正向的行為。另外學生也要學習批判式反思,學生的反思訓練,是在慈濟人文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

在學生的訓練階段,部分學生會參與人醫會的偏遠社區服務,部分學生也會參加國外的服務學習,例如前往菲律賓參與人醫菲揚義診活動。在一二年級的醫學人文課程中規劃學生與服務學習志工共同為照顧戶服務與訪視,運用服務學習的體驗,為案家設計服務計畫,雖未具備醫療能力,但能夠學習創造資源與陪伴,達到在服務中學習之目標,也讓學生更能體會到病人的苦與需求,這是在人格上的一個薰陶。

       在醫學專業上的訓練,包括醫病溝通、同理心、跨文化能力、跨專業訓練(IPE)等重要議題,透過不同的模組訓練,以完成畢業應達到的核心能力。

Comments are closed.